安阳日报记者 赵慧 文/图
6月11日,内黄县龙庆街道西张龙村烈日当空。
该县银珍农机合作社负责人、农机手邵银珍驾驶着收割机,正在村民王爱娇家的麦田里收割麦子。
正午时分,驾驶室里的邵银珍满身汗水,黝黑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光亮。在雇主的招呼下,他暂停作业,到一旁休息。
此时,记者注意到他的收割机与平时见到的收割机有所不同。他的收割机割台滚轮下方安装有一排可以伸缩的锯齿形铁片,向前伸出微微上扬。
邵银珍和他改装后的农机
“我在县农机中心指导、支持下,根据咱们当地耕地实际情况,对收割机进行了改装。”邵银珍指着那排锯齿形铁片告诉记者,当地许多种植户采用“小麦+辣椒”套种的模式。辣椒在5月初移栽到大田,小麦收割时,辣椒苗已经有二三十厘米。为了在保障麦收进度的同时,还能保护这些辣椒苗,他加装了这排铁片。收割机在小麦、辣椒套种的麦田作业时,可以将铁片伸出,覆盖辣椒苗,使其不被收割,起到保护作用,有效解决了收割小麦时难以保护辣椒苗的问题。
目前,银珍农机合作社有20台收割机,其中三分之一的设备都进行了相同的改装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“夏收就是跟时间赛跑,跟老天爷抢粮食。”内黄县农机发展中心主任王利军告诉记者,农业机械是不是能用、是不是好用尤为重要。他们在了解邵银珍有改装收割机的想法后,非常支持,而改装后的机械使用效果也非常好。内黄县今年麦田套种尖椒15万亩,县农机中心对这一改装技术进行了全面推广,目前,全县有约500台收割机都进行了相同改装。
邵银珍已经从事“三夏”机收工作20余年,有丰富的机收作业经验。据了解,今年,邵银珍的夏粮机收价格为每亩60元,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,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工作热情。
“大家辛辛苦苦几个月,就等着这收获的时候。我肯定不能耽误大家伙儿收麦。这还关系到人家后面种玉米呢,一年收成好不好就在这几天,我能做的就是帮他们不浪费每一粒麦子,收好每一粒麦子。”邵银珍坚定地说。
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